2013年,“嫦娥三号”搭载“玉兔号”月球车,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2021年,“天问一号”探测器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这些壮举背后,是无数中国人的“飞天梦”。
首档中国前沿科学思想秀《未来中国》第二季7月7日晚在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播出,并将于7月10日、11日先后登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首期节目将视野投向深邃的外太空,揭秘深空探测背后的故事。
(相关资料图)
为月亮和火星“造车”的设计师
从神话里的嫦娥奔月,到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亘古通今。上个世纪,中国的火箭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后,无数探测器开始伸向外太空,去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未来中国》第二季首期节目邀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请他讲述深空探测的故事。
用18年时间,贾阳造出了“中国最珍贵的三辆车”,它们让中国成为唯一一个同时在月球和火星开展巡视探测的国家。从东北小镇上看星星的少年,到一个为月亮和火星造车的人,他选择将“中国式浪漫”贯彻到底。在做火星车设计之初,贾阳便有一个执念——要设计一辆功能强大而且漂亮的火星车。秉持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火星上的想法,“祝融号”火星车被设计成了一只漂亮的蓝闪蝶,它的“脑门”上有一个用“九叠篆”字体写下的“火”字,就连两个后轮上都设计了“中”字,充满了浓浓中国风。
贾阳也是一位浪漫的诗人。月球上的虹湾是玉兔号月球车的预选着陆区。发射准备工作完成后,他在西昌写下一首《虹湾情》,抒发自己的万千思绪:“那是天上一弯淡淡的虹/在清凉的月盘上静静地等/沧海桑田斗转时空/淅沥星雨绵绵的风……”而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执行前,他也曾用189张星轨的照片拼成了一幅名为《天上的星星会说话》的照片。照片上的星轨对应着摩斯密码,翻译后正是“天问一号”。
用年轻化的语态解码科学知识
在这期节目中,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的硕士洪辰瑶,实地打卡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她化身实习研究员,身穿实验服,与月壤样品进行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当初,中国科学家凭借这些带回的月壤样品,在仅仅53个小时内,便推翻了学界普遍认为的“月球的岩浆活动基本在30亿年前就已经结束”的说法。这些月壤证明月球在20亿年前还有岩浆喷发的活动痕迹,中国人重新修订了月球的历史。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博士生张佳伟和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马晋隆则体验了“火星生活”。火星上时时刻刻都刮着巨大且干燥的红色沙尘暴,时间一长,表面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红色尘土。火星什么时候才会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第二星球?这或许要期待“祝融号”探测到更多火星的秘密。
“现有一颗巨型小行星正在急速靠近地球,如果与地球相撞可能造成严重破坏!”这是经常被拿来博眼球的“新闻”。“小行星撞地球”是否耸人听闻?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杨昊辰用科学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方式解答了这个问题。从官方消息来看,虽然几乎每天都有小行星在靠近地球,但一般只会和地球擦身而过,两者相撞的概率极低。
外太空潜藏着许多等待人类科学家去发掘的秘密。节目组介绍,在《未来中国》第二季中,科学榜样和科学青年团将为观众深入浅出地带来深空探测的科普攻略,用更加年轻化的语态解码科学知识。
栏目主编:李君娜
本文作者:张熠
图片编辑:项建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