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镇水产养殖基地。
新店镇连片的柑橘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店镇新村聚居点。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然 见习记者 全星圳 文/图
近年来,营山县新店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店镇地处营山县北部,距营山县城12公里,全镇总面积超过76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1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近1万人。2022年,新店镇统筹推进民生实事重大项目25个,完成投资1664.93万元;农业总产值达2.98亿元。今年以来,该镇多方争取到各类帮扶资金60余万元,3474人次享受到健康惠民政策。
推进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石
走进新店镇,只见一幢幢别具一格的新居坐落在乡村水泥路旁,村民围坐在一起聊天、下棋,其乐融融。
“顺应群众所期所盼,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规划了道路交通、文教卫生等民生项目。”新店镇党委书记李棉介绍,该镇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办公场所建设等重点领域,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上项目抓前期、竣工项目抓投产、储备项目抓入库的要求,创新管理模式。
记者获悉,2022年,新店镇统筹推进重大民生实事项目25个,完成投资1664.93万元。其中,投资346万元新建村道水泥路3.5公里,投资16万元新建便民大桥1座,农村路网更加通达;投资105万元新建冻库2座,投资123万元新建产业路3公里,产业发展更有基础;新建(整治)山坪塘、蓄水池6口,改造管网5800米,配套环保设施6套,农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累计改造农村厕所800余户,农村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块块柑橘林铺展开来,一株株柑橘树整齐划一排列在地里,农民正在进行施肥、浇水等管育工作。“以前,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家里没有劳动力,土地一直撂荒。”新店镇高龙村村民熊维汉告诉记者,村里发展柑橘产业后,昔日撂荒地“摇身一变”成为果园,村民们可以进入果园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新店镇持续壮大“三特一养”产业。目前,全镇晚熟柑橘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并通过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考核验收。特种水产面积达500余亩,水产养殖900余吨;培育生态养殖小区54个,生猪存栏1.3万头,年均出栏生猪稳定在3.5万头。2022年,新店镇农业总产值2.98亿元。
“我们已经建立了镇村两级责任体系,严格管控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以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新建的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新店镇镇长郭友福说,为加快该镇现代农业发展,该镇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持续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加强“三品一标”认证。
巩固脱贫基础助力乡村振兴
“以前,大家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煮饭靠烧柴火。如今,村民们住进了楼房,有的还办起了农家乐,真正实现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谈起今昔对比,新店镇群众纷纷表示,这些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
今年以来,新店镇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返贫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监测与帮扶,落实综合性保障救助措施。加大农业产业投入力度,增强产业引领创收和带动致富能力。
“我们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提升医疗和教育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雄表示,该镇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一村一策”,优先扶持晚熟柑橘、特种水产、畜牧养殖、油橄榄等特色产业,继续实施低保、社保、健康、教育、水利、文化等惠民工程项目。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新店镇多方争取到各类帮扶资金60余万元,让3474人次享受到健康惠民政策。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环境
六月的新店,生机盎然,绿波荡漾。近日,记者在新店镇辖区内看到,青山连绵,河水清澈,鸟儿自由飞翔,人们辛勤劳作……犹如一幅美丽的田园乡村画卷。
“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李棉说,该镇全面落实“河长制”,不断完善巡河机制,切实加强禁渔禁捕工作,持续加强入河排污口及“河湖四乱”专项整治,流江河流域水质不断改善。切实抓好重点时段秸秆禁烧工作,持续推进12户经营户燃煤锅炉拆改取缔,空气质量实现稳中向好。及时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重拳整治畜禽养殖企业“散乱污”问题。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不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以绿色发展为遵循,全面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筑牢生态环保准入、监管、惩治‘三道防线’,不折不扣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问题见底清零不反弹。”李棉表示,该镇将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全面加强禁燃禁放区管理,确保空气质量稳中有升;深化“河长制”工作,强化河湖库管理能力,推进清理“河湖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扎实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
标签: